校友风采 就业榜样说|张宝鑫 守护装备电气脉络,筑牢打赢可靠根基

发布日期:2025-08-09    作者:作者:刘智  来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浏览次数:

张宝鑫,200210出生中共党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班学生在校期间曾担任班级宣传委员一职同时兼任辅导员学长,在2024年7月顺利毕业目前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〇六工厂,担任该企业技术处技术工艺员一职,主要负责JC装备维修保障、修理工艺汇编、技术状态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

一、以匠心为钥启途 —— 电气学子的成长进阶路

2020年入学后,张宝鑫便以严谨的态度投入校园生活,在担任班级宣传委员期间,他耐心整理班级报道,用责任心赢得了班级同学的信任;作为辅导员学长,他主动帮低年级同学解决问题,分享学习方法与经验,树立了辅导员学长的榜样形象。

在学业上,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热情获得多次校级奖学金,他深知“实践出真知”,在第三学期实习中两次获评“优秀”,将课堂理论与实操技能深度融合。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北区建设项目,校外课堂实践中授予“优秀实践学生”,社会实践学期中获评社会实践优秀

张宝鑫在竞赛中锤炼本领。他积极投身各类专业赛事,在“第黑龙江省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北区赛暨第六届东北地区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等奖;在“第十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北区赛暨第七届东北地区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等奖。这些竞赛经历不仅让他熟练掌握了电气制图等核心技能,更培养了他的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

除了专业学习,张宝鑫还活跃于学校社团,通过组织活动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大学生活,也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职场之路:深耕装备保障一线

毕业后,张宝鑫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〇六工厂完成了从学生到“军工人”的转变。经过一年的历练,他从职场新人快速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

初入职场,他面临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挑战,但凭借在校积累的知识和积极学习的态度,迅速适应了工作节奏。在工作中,他深入研究JC装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了项目中的技术难题,让他更加坚定了在电气工程领域深耕的决心


JC电气装备修理的岗位上,张宝鑫专注于关键系统的效能提升,以创新的工艺手法攻克了战斗力提升的难题:面对某型副机监控系统频繁误报警的棘手问题,他深入剖析PLC程序,通过对程序的优化,显著降低了误报警的发生率;在修理某型船自动充放电装置的过程中,他成功识别并解决了PLC程序设计的不足,解决了一型船蓄电池充不满的技术障碍,有效延长了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和使用寿命,增强了海上航行的安全系数。此外,他还创新制定了《船用断路器检测工艺规程》,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确立了断路器检测的性能标准。在工作中,他主动参与技术攻关,作为项目负责人,引领团队破解技术难题。

技术攻关之余,张宝鑫还深入战舰一线,参与出海保障任务。在某型JC试航中,他及时发现柴油发电机转速波动引起的电压不稳定问题,凭借其过硬的技术能力和冷静的应变,在狭小、高温潮湿的机舱中迅速定位并解决问题,确保了船舶的电力供应和航行安全。

从理论到深蓝战场,张宝鑫用毫厘工艺守护大国航迹。当战舰劈波斩浪的航迹延伸向远海,他仍在机舱中校准着战斗力的脉搏。

从校园的“理论坐标系”到职场的“实践参照系”,“中而至庸,和而不同”像一把精准的万用表,是张宝鑫校准职场里的每一步:面对复杂工况,“中庸”是不偏不倚的判断;与团队协作,“和同”是求同存异的智慧。这八个字,从校园里的标语,变成了职场中处理问题的“基准电压”,让张宝鑫在钢铁与海浪之间,走得更稳,也更有方向。校园教会张宝鑫“用理论定义平衡”,职场则教会张宝鑫“在现实里校准平衡”——就像从书本上的电路图,到船坞里带着盐粒的电缆,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用“中庸”找支点、用“和同”连断点的成长逻辑。

【责任编辑:吕嵩岩 一审:陈迎春 二审:吕嵩岩 三审:敖林喆】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校友风采 就业榜样说| 杨顺:值守集控一线,守护能源之光

下一条:校友风采 就业榜样说| 薛峰宇:知行沃土深,学术硕果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