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宇,男,2002年12月出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11班学生,在校期间曾担任班级生涯委员一职,在2025年7月顺利毕业。在同年的5月顺利通过了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成为了一名研究生。


一、杏坛筑基:以格物致知夯基,熔铸核心素养
自2021年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薛峰宇便秉承“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对电气专业领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他不仅仅将书本知识视作学习的终点,更是将其作为一种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在学业上,他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都认真钻研,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在担任班级生涯委员的职责期间,薛峰宇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他细心地管理班级各项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需求,并及时有效地协调资源,确保大家能够共同进步。他凭借这份责任心,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信任,也因此在学院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成绩方面,薛峰宇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电气专业的激烈竞争中,他的专业成绩常年保持在年级前10%的水平,连续四年荣获学校颁发的奖学金。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他还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这不仅是对他学习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他综合素质的肯定。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外,薛峰宇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他明白“实践出真知”的真谛。在寒假期间,他积极响应号召,作为班级干部,深入社区开展调研,为居民提供专业的电气知识普及服务,并因此获得了“第三学期优秀实践学生”的荣誉称号。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假期生活,也锻炼了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薛峰宇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这是对他全面发展的最好证明;同时,他还曾荣获“优秀班级干部”称号,这些荣誉见证了他在学生干部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卓越表现。

二、研途砺剑:以深研前沿探索,笃行创新求索
研究生阶段,薛峰宇提前进入课题组。面对导师确立的前沿课题方向,薛峰宇锚定深化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迅速将机械工程理论基础转化为机构设计优化与系统控制能力。课题启动之初,他便面临两大核心难题:一是对新型智能仿生机器人关节的复杂动力学特性理解不足,仿真与实物测试结果偏差大;二是在初步掌握关节构型设计后,难以将其运动性能有效融入整机的高精度、高动态控制策略。
针对动力学建模问题,他沉潜文献、虚心向师兄师姐及合作导师求教,将课堂所学的机构学、理论力学及多体动力学原理深度融入仿真模型构建与实验验证方案设计。经过数月反复仿真迭代、样机制作与实验调试,他不仅精准掌握了关键结构参数与驱动特性对关节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更建立了高置信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及参数标定方法。正是凭借这种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实现了科研能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跃升,完成了核心模型构建的从无到有。
三、研途淬锋:以成果铸就公信,践行学术使命
在科研探索中,他积极与课题组成员沟通协作,在实验设计与任务分工中主动担当、合理规划,推动团队高效运转、恪守科研进度;并时刻以严谨的学术规范自律,以身作则。依托扎实的专业功底,他持续聚焦前沿领域,引领课题攻关方向,深耕学术创新。
面对研究中核心挑战,他坚持问题导向,沉入实验室与工程一线,反复推演、测试与优化。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干实活、谋实策、求实据,践行追求真理的学术初心。他恪守科研之责,力行创新之效,用一次次严谨的实验、一篇篇扎实的论文和一个个突破性的数据节点,不断提升研究价值。科研突破绝非一蹴而就,他坚信唯有沉心静气、久久为功,摒弃浮躁功利。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中,持续闪耀着属于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子的智慧光芒,为未来学术生涯奠定坚实基石、开拓广阔空间,散发着着蓬勃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吕嵩岩 一审:陈迎春 二审:吕嵩岩 三审:敖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