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助力成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实习纪实

发布日期:2025-06-30    作者:作者;赵欣捷 摄影;许云博  来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浏览次数:

从书本上的电路图、公式定理,到轰鸣的厂房、纵横交错的电缆与闪烁的仪表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赵欣捷的认知,在阳高县热电公司电气巡查岗的实习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接地”过程。这次实习为他打开了专业学习的另一扇窗——实践之窗。

初到热电公司生产现场,巨大的锅炉、高速运转的汽轮机、密集排列的高低压配电柜、错综复杂的管道和电缆桥架,构成了一幅远比课本插图更震撼也更复杂的工业图景。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灰尘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臭氧味,机器的轰鸣声是这里永恒的背景音。赵欣捷所在的岗位是电气巡查岗,他的实习任务主要是跟随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日常电气设备巡检工作。  

跟随师傅的脚步,赵欣捷开始了他的巡查之旅。这并非简单的“走马观花”——师傅手中的红外测温仪像医生的听诊器,精准捕捉设备运行状态;指针式振动检测仪在轴承外壳轻轻一贴,便能预判机械隐患。当师傅指着变压器油温表讲解“夏季负载临界值”时,赵欣捷瞬间理解了《高电压技术》课本中“绝缘材料热老化”的理论模型;在检查高压开关柜接地刀闸位置时,《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材里的“五防联锁”概念变得具象而鲜活。  

实习第三周,赵欣捷亲历了一次实战教学:6号给水泵电机轴承温度突然报警。师傅带着他迅速赶到现场,通过听音棒辨别出异常摩擦声,果断启动备用泵并上报检修。“书本教我们故障分类,而师傅教会我‘望闻问切’”,赵欣捷在实习笔记中写道,“比如通过观察电机外壳结露位置判断通风死角,这种经验是实验室里学不到的生存技能。”  

随着实习深入,赵欣捷逐渐承担起基础工作:独立记录配电室运行参数、使用万用表检测直流系统绝缘、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告警信息。最让他自豪的是,在一次夜班巡查中,他及时发现10kV开关柜的异常放电声,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短路事故。“当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能力时”,他感慨道,“我才体会到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责任编辑:吕嵩岩 一审:浦兰娟 二审:吕嵩岩 三审:敖林喆】


打印    收藏

上一条:电气电焊技术实践与职业能力成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实习纪实

下一条:筑牢安全防线,护航实践成长—车辆23级实践学期安全教育